电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娱乐,近年来,风靡荧屏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制作水准越来越高,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卫视《舞动奇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品牌节目为龙头,掀起了一股娱乐旋风。不过,目前国内的娱乐节目主要聚焦于选秀+真人秀类型上,其他类型如益智、竞技类娱乐节目却不怎么被重视。事实上,这类节目很有做头,在英美等国深受观众欢迎,表现形式和节目模式也多种多样,值得国内的媒体借鉴和学习,本文试举几例。
一、 《只是链接》:手游规则的创新
《只是链接》是2008年开播并风靡英国电视界的一档益智类手游娱乐节目。节目名称“Only Connect”出自福斯特1910年出版的小说《霍华德庄园》的序。两支参赛队伍参与节目,每支队伍由三人组成。手游有四轮,第一轮叫“联系”(Connections),有六大题。参赛队伍要在给出的四个貌似毫无关联的线索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线索一个一个地出来,越快找到“联系”得分越高。第二轮叫“顺序”(Sequences),还是六大题,线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参赛者要填充第四个线索是什么。同样,线索一个一个地给出,越快填出第四个线索是什么得分越高。第三轮叫“联系墙”(Connection Walls),给出12个线索,参赛者要按照潜在的联系将线索分成3组,每组四个题干。最后如果还能说出每组题干之间的联系则能获得加分。第四轮叫“填词”(Missing Vowels)。只给出答案(词组、单词、名言都有可能)的英文辅音字目,要求参赛者填充元音找出答案。四轮下来得分最高者胜出,并进入下一轮比赛。
节目的环节设置如下:
图1 《只是链接》的环节设置 节目的得分原则是:5、3、2、1依次递减,越早给出答案,猜出四个题干之间的关系,得分越高。某一期,第一轮中有道题目要求猜四个人名之间的关系。屏幕上先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此时答题组猜出了题干之间的联系,则可以得5分;第二个人名出现时,答题组猜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都是某些国家的一个女元首的名字,结果答题小组得到了3分。正确答案是,第一个人名是乌克兰的前任女总统季莫申科;第二个人名查莫洛是尼加拉瓜也是中美洲惟一的女元首,第三个人名是加拿大女总统金坎贝尔;第四个是以色列女总统高尔达梅尔。 图2 某期节目中出现的题目
《只是链接》的节目特点是:环节设计出人意料,形式设计多样,答题难度较大,对参与者的知识面以及逻辑性要求比较高。我们若要制作类似节目,可以借鉴以下三点: 第一,借鉴该节目板块之一“联系”的出题思路,通过线索猜测一组题干之间的关系,越早猜出来,分数越高。 第二,借鉴该节目板块之二“顺序”的答题规则,设计四个相互之间有某种联系的题干,参赛者要答出第四个词是什么,用的提示越少,得分越高。 第三,借鉴该节目板块之三“联系墙”的表现方式,请参与者在有限时间内将若干看似无序的题干进行排列组合并答出题中的内在联系。 二、《无得分》:节目获胜方式的创新 《无得分》是2009年开播的一个长度为45分钟的益智类节目,在BBC2下午时间播出。选手们要尽可能利用平时积累的常识来回答问题,但说的答案必须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这个节目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手游获胜方式的创新性,利用反向思维,要求参与者提出最冷僻的答案。主持人一开头就言简意赅地说出节目的核心理念:高分毫无用处,冷僻才是获胜秘诀。 参加这个节目的选手是两两搭配,可以彼此之间商量答案,题目设计范围广,但并不生僻;在手游规则的制定上,该节目设计每位参赛者有两次冲击大奖的机会,能够吸引更多的参赛者;现场安排有百名观众,都参与答题,非常具有互动性。 以一期节目为例,节目的第一环节是每对两名选手中推举一人参加答题,答题规则是:每位选手给出一个答案,本轮结束后得分最高的一组将被淘汰出局,最高分为一百分。在节目准备阶段,先邀请100名观众在100秒内尽量多地说出以“angle”结尾的单词,全场共征集了72个答案;选手要动用自己的智慧,说出认为最少被观众提及的生僻单词。第一个选手Linzi 给出的答案是“mangle”,得分是45分——说明有45个观众也说出了这个答案(以下亦同);第二个选手Stephen给出的答案是“wanlge”,得分是26分;第三个选手 Chris 给出的答案是“strangle”,得分是15 分;第四个选手Andi给出的答案是“wrangle”,得分是18分。节目继续进行,每小组中另外一位选手参加答题,依旧要想办法说出以“angle”结尾的生僻单词,最后两个分数相加,得分最高的小组被淘汰出局。结果是Linzi的搭档得分14分,这样两人相加的分数是45+14=59分;另一小组(Dean 和Andi)的总得分是60分,被淘汰出局。 这个节目最有趣的是看参赛选手的表情,分数太高时的沮丧,得到极低分数时的欢呼雀跃和相互拥抱-——这种跟我们传统观念中分数越高越自豪的相反表现给观众以极大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让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两个主持人的默契配合和幽默对答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坐着的主持人Richard 被搭档戏称为百科全书先生,他负责解释单词的意思并调侃选手,调节气氛。站着的主持人Alexander 则使用快速的语音语调出题,与选手轻松对答,拉动节目的进程。 三、《墙上的洞》:手游环节设置的创新 《墙上的洞》(Hole in The Wall)是根据一款名为“脑墙”的日本手游改编而来。它由著名的舞蹈明星Anton Du Beke主持,开始于2009年秋季,在BBC一套播出。这档节目在周六黄金档播出,每期节目请来两组明星,节目中,明星们穿着紧身衣费力穿过墙洞,相互角逐,获胜的小组将获得一万英镑的慈善基金。这个节目模式已经被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购买并本土化制作,以其简洁、明快、幽默的风格广受欢迎,风靡一时。央视也与英国团队合作,开发了中国版本的《墙上的洞》,更名为《墙来了》。 节目的手游规则是:当墙呼啸而来的时候,按照规定动作完美通过,可以得到10分,落于水中得0分,对墙体有不同程度损坏酌情给分(一般一点点损坏得8分,大面积损坏得5分),不按照规定动作或超出挑战区扣一半分数。原版节目有单人墙、双人墙和多人墙等环节,本土化后的节目增加了若干环节。整个节目共八关,分别为:单人墙、双人墙、三人墙、真假墙、接力墙、指示墙、幸运墙、终极墙;关卡设计由易到难,洞形状的创新无穷,并在节目中向广大观众征集新的有创意的洞形状设计。如,眩晕墙:每队派出2人,一人钻墙,在墙来之前转5圈,墙来了之后再转5圈然后通过墙体;道具墙:每队派出1人,选手必须连人带道具通过墙,且道具不能落水;指示墙:每队派出2名选手同时参加,其中1名选手背对墙通过墙面,另一名选手在对岸用嘴说或直接比划均可;有的环节还故意增加难度,让参赛者在看不见(带眼罩)、听不着(带耳机)、说不了(带口罩)的条件下通过墙面。 《墙上的洞》最大的特色就是形形色色的墙——独特的墙洞设计,不一样的视觉冲击,给观众别样的娱乐享受,变换着从未重复过的墙体也给观众新的期待,一面面墙体就是一次次挑战。 其次,该节目特别强调观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比如,在第七关的幸运墙中,邀请在场观众互动,简单又充满趣味性的节目赢得了观众喜欢。 第三,主持人从镂空的墙体中定格后进入主持角色,这样的开场彰显了节目的趣味性,而且开门见山,形式独特,富有个性。
图1 《只是链接》的环节设置 节目的得分原则是:5、3、2、1依次递减,越早给出答案,猜出四个题干之间的关系,得分越高。某一期,第一轮中有道题目要求猜四个人名之间的关系。屏幕上先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此时答题组猜出了题干之间的联系,则可以得5分;第二个人名出现时,答题组猜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都是某些国家的一个女元首的名字,结果答题小组得到了3分。正确答案是,第一个人名是乌克兰的前任女总统季莫申科;第二个人名查莫洛是尼加拉瓜也是中美洲惟一的女元首,第三个人名是加拿大女总统金坎贝尔;第四个是以色列女总统高尔达梅尔。 图2 某期节目中出现的题目
《只是链接》的节目特点是:环节设计出人意料,形式设计多样,答题难度较大,对参与者的知识面以及逻辑性要求比较高。我们若要制作类似节目,可以借鉴以下三点: 第一,借鉴该节目板块之一“联系”的出题思路,通过线索猜测一组题干之间的关系,越早猜出来,分数越高。 第二,借鉴该节目板块之二“顺序”的答题规则,设计四个相互之间有某种联系的题干,参赛者要答出第四个词是什么,用的提示越少,得分越高。 第三,借鉴该节目板块之三“联系墙”的表现方式,请参与者在有限时间内将若干看似无序的题干进行排列组合并答出题中的内在联系。 二、《无得分》:节目获胜方式的创新 《无得分》是2009年开播的一个长度为45分钟的益智类节目,在BBC2下午时间播出。选手们要尽可能利用平时积累的常识来回答问题,但说的答案必须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这个节目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手游获胜方式的创新性,利用反向思维,要求参与者提出最冷僻的答案。主持人一开头就言简意赅地说出节目的核心理念:高分毫无用处,冷僻才是获胜秘诀。 参加这个节目的选手是两两搭配,可以彼此之间商量答案,题目设计范围广,但并不生僻;在手游规则的制定上,该节目设计每位参赛者有两次冲击大奖的机会,能够吸引更多的参赛者;现场安排有百名观众,都参与答题,非常具有互动性。 以一期节目为例,节目的第一环节是每对两名选手中推举一人参加答题,答题规则是:每位选手给出一个答案,本轮结束后得分最高的一组将被淘汰出局,最高分为一百分。在节目准备阶段,先邀请100名观众在100秒内尽量多地说出以“angle”结尾的单词,全场共征集了72个答案;选手要动用自己的智慧,说出认为最少被观众提及的生僻单词。第一个选手Linzi 给出的答案是“mangle”,得分是45分——说明有45个观众也说出了这个答案(以下亦同);第二个选手Stephen给出的答案是“wanlge”,得分是26分;第三个选手 Chris 给出的答案是“strangle”,得分是15 分;第四个选手Andi给出的答案是“wrangle”,得分是18分。节目继续进行,每小组中另外一位选手参加答题,依旧要想办法说出以“angle”结尾的生僻单词,最后两个分数相加,得分最高的小组被淘汰出局。结果是Linzi的搭档得分14分,这样两人相加的分数是45+14=59分;另一小组(Dean 和Andi)的总得分是60分,被淘汰出局。 这个节目最有趣的是看参赛选手的表情,分数太高时的沮丧,得到极低分数时的欢呼雀跃和相互拥抱-——这种跟我们传统观念中分数越高越自豪的相反表现给观众以极大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让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两个主持人的默契配合和幽默对答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坐着的主持人Richard 被搭档戏称为百科全书先生,他负责解释单词的意思并调侃选手,调节气氛。站着的主持人Alexander 则使用快速的语音语调出题,与选手轻松对答,拉动节目的进程。 三、《墙上的洞》:手游环节设置的创新 《墙上的洞》(Hole in The Wall)是根据一款名为“脑墙”的日本手游改编而来。它由著名的舞蹈明星Anton Du Beke主持,开始于2009年秋季,在BBC一套播出。这档节目在周六黄金档播出,每期节目请来两组明星,节目中,明星们穿着紧身衣费力穿过墙洞,相互角逐,获胜的小组将获得一万英镑的慈善基金。这个节目模式已经被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购买并本土化制作,以其简洁、明快、幽默的风格广受欢迎,风靡一时。央视也与英国团队合作,开发了中国版本的《墙上的洞》,更名为《墙来了》。 节目的手游规则是:当墙呼啸而来的时候,按照规定动作完美通过,可以得到10分,落于水中得0分,对墙体有不同程度损坏酌情给分(一般一点点损坏得8分,大面积损坏得5分),不按照规定动作或超出挑战区扣一半分数。原版节目有单人墙、双人墙和多人墙等环节,本土化后的节目增加了若干环节。整个节目共八关,分别为:单人墙、双人墙、三人墙、真假墙、接力墙、指示墙、幸运墙、终极墙;关卡设计由易到难,洞形状的创新无穷,并在节目中向广大观众征集新的有创意的洞形状设计。如,眩晕墙:每队派出2人,一人钻墙,在墙来之前转5圈,墙来了之后再转5圈然后通过墙体;道具墙:每队派出1人,选手必须连人带道具通过墙,且道具不能落水;指示墙:每队派出2名选手同时参加,其中1名选手背对墙通过墙面,另一名选手在对岸用嘴说或直接比划均可;有的环节还故意增加难度,让参赛者在看不见(带眼罩)、听不着(带耳机)、说不了(带口罩)的条件下通过墙面。 《墙上的洞》最大的特色就是形形色色的墙——独特的墙洞设计,不一样的视觉冲击,给观众别样的娱乐享受,变换着从未重复过的墙体也给观众新的期待,一面面墙体就是一次次挑战。 其次,该节目特别强调观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比如,在第七关的幸运墙中,邀请在场观众互动,简单又充满趣味性的节目赢得了观众喜欢。 第三,主持人从镂空的墙体中定格后进入主持角色,这样的开场彰显了节目的趣味性,而且开门见山,形式独特,富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