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火灾过后的上湘村被烧掉一大半。本版图片均由 记者 童迪 摄
2月17日,记者进入13日大火被烧毁的侗寨——三省坡下通道县的骆团、新丰二村。
上湘村大火当晚,24岁的黄秀霞看到自家的火势再也无可遏制时,“扑通”跪倒在冰冷的泉水里——按侗族的风俗,谁家起火,轻则杀猪赎罪,重则从此远离本村。但不管如何,谁家起火,都意味着戴罪之身,唯一的选择是跪在水里,祈求水神将火扑灭。
黄秀霞的努力,最终只能挽救一部分她祖祖辈辈生存的寨子。大火在烧完41栋房子后也停了下来,看着一地狼籍,她再次痛哭流涕。
3月9日,因黄秀霞家使用电暖器忘关电源,引发了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上湘村火灾,41栋侗族民居毁于一旦。这已是通道新年来的第三次大火。不幸的是,三次都因用电惹的祸。
记者调查发现,侗寨一些传统防火风俗被废除、太平缸逐步废弃、防火鱼塘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低压的“山寨自来水”现象,都不幸成为火灾“帮凶”。这场千年古寨与现代文明的博弈,在三场大火中昭然若揭。
【回忆】接水、拆房,没能阻止火烧3小时
回忆起失火当晚的情况,黄秀霞仍惭愧不已。
3月9日深夜12点7分,怀孕2个月的黄秀霞肚子饿,起床做吃的。还没出2楼卧室的门,就透过未拉好的窗帘看到客厅光亮亮的,感觉不对头的她随即叫醒睡在身旁的丈夫蒲会林,冲入客厅。此时,家里电暖器旁的沙发已燃起了熊熊大火,他俩尝试着扑火,无奈自来水水压过低,“半天接不满一桶”,火势很快将木屋的横梁吞噬,黄秀霞只得放弃,主动跪倒在水中赎罪,而蒲则大喊着向附近的村民示警。
村民袁荣伟的家离起火的屋子只隔了四五栋,他是赶到失火现场最早的几个人之一。当时消防车还没赶到,他们赶紧大声呼唤村民们救火。与此同时,有人拿着斧头开始拆附近屋子,以求划出一条防火隔离带,有的人跑去村部拿消防带。
袁荣伟说,当晚的火势蔓延非常迅速,他们刚打开离起火房屋最近的那个消防栓不久,火就已经很大了。眼看着屋子上的瓦片、木板一块一块地倒下来,最后把这个消防栓都压住了。他们立即去接寨子里的其他几个消防栓,但由于被压住的消防栓根本关不了,水一直流,导致其他消防栓的水压非常小。
寨子里的青壮劳动力们只好去拆房子。他们把离火源一两排的房子全部拆除,深夜1:30左右,从县城奔驰近80公里的消防队赶到,才将火势彻底控制住。凌晨2:50,大火才被扑灭。
【调查】 喊寨风俗难敌“电魔”
播阳镇镇长石深辉告诉记者,在古代,侗族为了自我保护及应对自然的需要,房屋都连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但在现代,木结构的侗寨因电器的广泛使用,给防火提出了严峻考验。
为了防火,千百年来,侗族形成了独有特色的“喊寨”风俗,夜深人静时,喊寨的侗民沿村而过,一边敲锣一边大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为确保公平,喊寨一般由寨子里的村民轮流担任,每家一夜。为确保防火,现在侗族的村寨基本上都成立了义务防火队,由寨子里的青壮劳动力担任。
但古老的侗寨正一步步遭遇现代文明的尴尬。石深辉说,在以前,侗民都是自生柴火取暖,现在多改为用电烤箱取暖,很容易引发火灾。
此外,由于农村电压低,但村民使用几百伏的冰箱、电视、热水器等,往往容易烧化线路引发电火。
【应对】 年内完成电网改造
据了解,2010年以来,通道县全面推进以农村防火为主的“人饮消防工程”——每寨修两个大蓄水池,一个为消防池,一个为饮用池,两池相通,但消防池位置略高于饮用池。
通道县还和各级乡镇签订了若干责任书,将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个村民,并多次在村寨里举行消防演习,在其中五个乡镇还配备了小型消防专用车。但这些仍无法阻止火灾的现实,使得该县开始痛下决心从火灾主因——电路上寻找防火出路。
今年起,通道县将结合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把农户室内老化线路改造作为工作供电,更换住户老化线路并穿PVC阻燃管等,要求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记者 邹丽娜 实习生 廖子幸 通讯员 彭备
侗寨·文化
大美之地
三把大火之前,通道侗寨美得让人窒息。
通道。湖南西南,南接广西,西临贵州,是三省要道,古称“南楚极地、百越襟喉”。
侗乡。被誉为“湖南的香格里拉”,曾拿下多个国际大奖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外景地就是此地。
侗寨。通道坪坦河边,三五里就能见大寨,河上的普修桥、普济桥、回龙桥、回福桥,座座都是文物。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栋栋相连形成的大“团寨”,寨中的小路很窄。
侗人。他们自己纺纱织布,侗锦、侗帕、侗带闻名于世;他们自己娱乐,多声部的侗族大歌,曾轰动法国巴黎;他们的芦笙,曾到北京为毛主席表演过。他们的节日多得数不清。立了冬几乎天天过节,就是过路人都会被请进屋,享用他们的米酒、酸鱼、酸肉。
侗寨·防火往事
族法约束,“太平缸”保平安
三把火的现实,也让很多侗族老人喟然长叹。
老人告诉记者,古代侗寨一般很少起火,首先有严峻的乡规民约约束。在古代,如果哪家不小心失火导致寨子受灾,轻则这一家要杀猪宴请全寨子的人以示赎罪;重则要被驱赶出寨子甚至处以沉塘的族法。但按现在的法律制度,私刑已属违法,侗民紧绷的防火神经也在慢慢松弛。
此外,古老的侗寨非常重视水的储备,家家户户都备有“太平缸”,大的缸内可以容纳近五担水左右,每晚必须挑满,既备第二天生活之用,也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小火灾。家家户户还备有鱼塘,也是为紧急防火做好储备。
现在由于房屋越建越多,很多鱼塘都被填平。而且,很多寨子都已修了统一的饮用池,水通过管子直接接到家里,于是太平缸被慢慢废弃。但由于这种自来水水压往往比较小,接满一桶水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救火时就会相形见绌。
而且,在古代,寨子里年轻人多,每遇到紧急火情都有足够的人力来扑火,现在流行于侗寨的“义务消防队员”却常常遭遇年轻劳力外出打工的尴尬,不得不时常临时抽调人补足。
大火之地
侗寨·火事
●2012年1月30日晚10点20分,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龙吉村村民吴双江家线路老化,引发大火,16栋民房全部烧毁,受灾群众逾100人。
●2012年2月13日下午,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骆团村一村民家线路老化再次引发大火,71栋吊脚楼被付之一炬,为了救火还拆除了22栋木楼,直接受灾群众500余人,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
●2012年3月9日零点7分,播阳镇上湘村,因村民黄秀霞、蒲会林夫妻在睡觉时忘关电暖器引发大火,41户房屋被毁,经济损失约150万元。
同类古寨
毁于漠视,还是毁于大意
“由于地理和民族文化的原因,侗族和苗族多是集中聚居,住房密集,而且都是清一色的木板房,加之当地人喜欢在屋里生火,长期以来寨火多发,常常是旧疤未去,又添新伤。”
——面对侗寨的频繁失火,消防专家说。
【广西】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垌乡干冲屯,中国最大的“千户侗寨”。当地多次失火,几乎每一次火灾都演变成火烧连营,古建筑损失殆尽。
【贵州】 3年前,黔东南州黎平县永从乡六冲村失火,28户木制房屋被烧毁,受灾人数达192人,半个村寨被烧毁。而这几乎是该村30年前一场大火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