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游网 > 手游攻略 > 手游攻略 > 正文页

北京清明习俗:市民外出赏花踏青、放风筝(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2013-03-15 16:46 清明期间,北京市民外出赏花踏青、放风筝。 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间在农历三月间,公历在4月5日前后。清明在古代又有植树节踏青节聪明节等称谓,与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并称...


清明期间,北京市民外出赏花踏青、放风筝。卢旭摄

清明期间,北京市民外出赏花踏青、放风筝。卢旭摄

    清明期间,北京市民外出赏花踏青、放风筝。

    “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间在农历三月间,公历在4月5日前后。清明在古代又有“植树节”“踏青节”“聪明节”等称谓,与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并称为我国八大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两日或一日是“寒食节”,有禁用烟火,只食先期做好的熟食(冷食)的习俗。由于两节相距很近,以后寒食逐渐与清明节融合为同一个节日。2008年,国务院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与相近的双休日相联可形成小长假,方便人们从事节日活动。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集中表达对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时刻。人们在清明期间缅怀先人,沉静思索,追古怀远,知死乐生,追寻春天的希望。这是一个集哀思和踏青于一体,怀念先烈和亲近自然共一时的极具中华民族浪漫情怀的节日。

    清明节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形成了插柳、植树、扫墓、踏青等风俗。山西等地流行插柳或用柳条穿起用面粉做成的“子推燕”挂在门口,为春秋晋国介子推母子招魂,以示寒食遗意。以后演变为此日植树,所以清明又称“植树节”。有的地方屋檐上插柳,以柳枝青焦验晴雨;或于头上戴柳圈或插于鬓,有驱毒、明眼、祈年之义。江南民谚:“清明不戴杨柳,红颜变皓首。”民间祭祖之俗始于唐代。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朝廷规定:“寒食”至“清明”3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金朝《大金集礼》卷32《休假》条也规定“上巳、寒食、清明”为法定假日,各级官员均有休假。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有诗句“人生能得几清明?”可见当时人们对清明节是多么重视。清明正值暮春三月,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作春日之游,然后围坐饮宴,抵暮而归,形成了遍及全国南北的踏青之俗,故又称“踏青节”。宋朝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东京(今河南开封)人们出郭扫墓踏青归来的民俗景象。踏青时,还进行射柳、拔河、蹴鞠、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元代清明节习俗更加丰畗多彩,据《析津志辑佚·风俗》:“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明清以来,民间尚有“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习俗。因清明和“聪明”谐音,江南民间以此日生子最佳,谓“聪明儿”,并有抱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谓“讨聪明”,所以清明节又有“聪明节”之称呼。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是一个节期。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和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的普遍,到骨灰堂祭奠者越来越普遍。山西洪洞县有一棵大槐树,是明代大移民的集合出发点,在北京郊区流传一句谚语:“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据说每到清明前几天,便有一群比麻雀略大的鸟儿成群结队地在黄昏前落在大槐树周围,白天飞去寻食,夜晚宿于树上,年年如此,清明过后不知去向。当地人把它们叫“思乡鸟”,鸟儿如此,何况人呢。北京东四街道在清明期间举行“家训堂”活动,街坊们聚在一起交流祖先留下来的“家训”,既缅怀了祖先,分享祖先的智慧,又加强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清明节又是一个公祭祖先的日子,首先是对中华民族人文祖先黄帝的公祭。对黄帝的公祭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多样的记载。据《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抱朴子》又曰《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从西汉、东汉到以后唐、宋、元、明、清历代对黄帝均有祭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对唤起全国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巨大作用。清代北京有清明节拜城隍的习俗,城隍都是曾经为保卫北京作过贡献的英雄人物,如于谦、杨继盛、袁崇焕等,市民把他们尊为城市的保护神,每到清明节,人们抬着藤制的城隍像游街,称“城隍出游”,有香会沿街表演,十分热闹。2011年4月2日,北京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首次举行清明节红色公祭活动。“今我中华,立于世界。社稳经荣,功在先烈……我等思之,泪染衣衫。我等敬之,虔心可献。”到会各界代表齐举右臂,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以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清明节是亲近自然,感物惜春的时刻。民俗事象丰富有趣,历史上有植树、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踢石球等游乐体育活动。踢石球又名蹴球,在小说《红楼梦》二十八回中有记载。北京地区有民谣云:“小孩儿,小孩儿,跟我玩;踢球打夵儿逛二闸儿。”这里说的“踢球”就是踢石球,现在叫蹴球,1999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正式比赛项目,有20多个省市报名参赛。这里讲的“打夵儿”又名打花棍儿,今年北京朝阳区在日坛举办的“春分·朝阳”活动上当地市民进行表演,有广泛群众性。这里讲的“二闸儿”在今高碑店西的通汇河上,是历史上北京人踏青的地方,这里原有一座三忠庙,内奉诸葛亮、岳飞、于谦,香火很盛。如今,在北京缅怀先烈的地方很多,2011年4月1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铜墙铁壁”群雕前,就有学生和战士代表每人手捧一枝菊花,深深鞠躬,悼念的鲜花摆满了雕像前的台阶。历史上,北京小吃有“寒食十三绝”,包括姜丝排叉、硬面饽饽、糖耳朵等供扫墓和游春的人选用。如今,清明食品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踏青果、寒食果和寄托哀思的花韵四品,满足过节的需要。清明诗会越办越好,各大公园也推出清明主题游园活动,全国各地均举行了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使人们在传统节日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移风易俗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清明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享受这一优秀文化,继承好这份遗产、发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