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心医院实施“病人选医生”就诊制度,病人在这里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市场化带来了亲情化,通过选医生提高了就医满意度,也给医院带来了美誉度。昨天,记者跟随来就诊的李莲珍夫妇,感受他们选医生就医的全过程。
不满意可另选,直到满意
上午9时,医院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墙上大型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各个临床科室出诊医生的照片、姓名、职称、医术特长等情况介绍。李莲珍夫妇紧盯着屏幕上的医生彩照小声嘀咕着:“这么多医生出门诊,咱们也没在这儿看过病,不知道谁是好大夫,真的不好选呀!”
看到他们有困难,导诊员走了过来。“在这里就诊,病人可以自己选医生。如果您在门诊就医,可在挂号时选择门诊医生,初次选择不满意还可另选,直到您满意为止……”
“老专家看病有经验,挂个专家号吧!”丈夫说。而在身旁的李莲珍却说:“我就是普通的牙疼,挂个普通号吧,还能省5元的挂号费呢!”两人争执。
无论老少,能看好病就选他
过了一会儿,俩人向身边的一位老人咨询:“我是来看牙病的,是老医生看病好,还是年轻医生看得好?”大爷说:“无论是老医生还是年轻医生,只要是服务态度好、有耐心,能看好病,我就会选他,如果看不好病,多有名的医生我也不会选他。”这位患者建议先到诊室看看,谁的病人多,就选谁。
记者跟随李莲珍来到了三楼的口腔科,各个诊室大夫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问诊。李莲珍在各个诊室转了一圈后,她发现有的医生诊室门口排着长队,有些医生病人寥寥无几。“排长队的可能就是好医生,咱们选一个病人多的大夫吧?”李莲珍和丈夫商量着,于是,他们到挂号窗挂一个病人多的主治医生的号。
就诊结束了,夫妇俩带着医生开的药品满意地离开了诊室。李莲珍告诉记者:“给我看病的那个医生年纪并不大,可服务态度很好,看病轻声细语的,很有耐心,不仅做了仔细检查,还给我讲了很多的预防牙病的常识,下次来我还选他。”
激励机制,医生有了危机感
记者采访了给李莲珍看病的主治医生孙向辉。她说:“患者全是自主选择医生,我们压力大,有危机感,如果我业务上不去,服务不好,人家不选咱。”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门诊部二楼遇到了该院院长杜智,得知来采访病人选医生制度,他笑着说:“‘病人选医生’虽已不再新鲜,但我们坚持了十几年,已在医生中形成了长效激励机制,不钻研业务、服务态度不好的大夫就没有市场,大家比学争优,不拿患者当亲人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