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手游网 > 要闻 > 诸葛亮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这个人一语道破真相

诸葛亮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这个人一语道破真相

时间:2018-04-08 16:23:02  阅读:5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东城
诸葛亮为什么不直取长安,这个人一语道破真相。很多人在阅览三国历史的时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取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因为不会用奇所致,但是,原因果真如此吗?

  诸葛亮为何不直取长安?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战略上的话题,相反,和蜀汉内部的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

  蜀汉势力内部都有哪些派系?很多人都知道,蜀汉蜀国内部的派系主要分为荆州派和益州派,但是,除了这两种派系以外,刘备在夺取西川的过程中,还接收了一大派系,就是马超所带过来的西凉军。

  相比于荆州派系以及益州本土派系以外,西凉派在蜀汉内部的能量,同样也不容小觑。要知道,这支马超所带过来的西凉军,可是能够在战场上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战斗力非同一般,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也非常倚重于西凉军,马超的弟弟马岱也一直跟随诸葛亮进行数次北伐。

  相信大家应该猜到了,为何诸葛亮要执意进攻陇右的原因了吧,因为那是西凉军的老家啊!

  虽然长安是当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但是攻打长安的战略价值恐怕要远远低于攻打陇右:

  1、陇右有陇山的保护,可以据险而守。

  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可以看出来,陇山的地势险要,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如果诸葛亮攻下陇右的话,那么得地的安全性会大大加强。

  2、陇右盛产骏马。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蜀军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克制之危。而且曹魏骑兵的骏马大多数都是从陇右获取(少数是从幽州、并州获取),一旦蜀军占领陇右,那么相信,当年横扫曹操,直逼长安的西凉铁骑就会再度出现。

  3、陇右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蜀军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而相反,长安虽然可以直接打开进入中原的大门,但是倘若魏军前来反攻,应当如何防守?而相比于秦末,长安的经济,人口已经大幅下降,攻下长安难以像汉高祖那样得关中而有天下。最后,蜀汉的国力远远不如曹魏,夺取长安对加强蜀汉国力的影响毕竟有限。

  夺取陇右,可以利用马氏家族的威望,在陇右扩充国力,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但是夺取长安却难以取得如此效果。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大概古今的战略大家,都有共通之处吧。

  诸葛亮死后,3万蜀汉军一战灭魏军20万!

  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失去了最为强大的军师和将帅,可以说在军事上陷入低谷期,应该说是很脆弱的!但是,蜀汉军队此战,以区区3万人,狂虐魏军,一战消灭魏国20万军队,堪称三国时期打的最漂亮的一仗!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场战斗是谁指挥的呢?

  “诸葛亮死了,蜀中无大将”

  诸葛亮死后,魏延也被杀,可以说在军事上,蜀汉没有了统帅,也没有名动天下的大将,处于被动防守,军事收缩的低谷期。一方面,当时蜀汉在汉中镇守的王平将军,可以说是很不出名的,魏国根本不放在眼里。

  而另一方面,王平当时军队只有3万人,看似很弱小,一攻可破!这直接给了曹魏可乘之机!

  “魏明帝驾崩,曹爽要立威”

  在诸葛亮死后的第5年,36岁的魏明帝也驾崩了,留下了年幼的曹芳皇帝,和暗弱的曹爽辅政。一方面,曹爽当时很年轻,在朝廷根本没有权威,大家知道的也仅仅是其皇族的身份,所以,很多人不服气。

  而另一方面,当时曹魏的武将以司马懿为首,个个都是军功无限,在军事能力上也很强,而且心都倾向于做过大将军的司马懿。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防范司马懿,曹爽急需一场伟大胜利来树立权威。

  “魏国大军伐蜀,被灭20万”

  公元244年,在得知蜀汉蒋琬率军从汉中退驻涪县,只留王平率军3万守汉中后,曹爽认为时机成熟,亲自统大军,以宗室夏侯玄为征西大将军,郭淮为前锋,率领大军伐蜀,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汉中。王平采取坚守策略,令部将坚守兴势山,阻挡魏军,而自己率军在兴势山东西策应。

  而汉中险恶的地形,使得兴势山防守如铁桶,魏军被阻挡在兴势山下,前进不得,补给越发困难,所带牛羊马等多死,而此时蜀汉费祎又督军赶到汉中,最后大战下,魏军被杀的大败,若不是曹爽跑的快,恐怕也死在兴势山了。

  此战,魏军被灭20万,兵力从80万锐减到60万,此后无力再攻蜀。

  可笑的是,曹爽本来想凭借此战树立权威,为自己的辅政掌权铺路,但是没想到,此战后,曹爽权威扫地,这直接为司马懿后来的夺权,将军的反叛埋下了伏笔。曹氏政权真正毁于这一战!而指挥这场战役的王平,由于历史评价和知名度不高,所以一直被人所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