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逼迫车载导航仪重新定义。电子车载显示技术并不是什么新玩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仪表板了。通常,能够显示图标和文字的TN-LCD可以满足汽车电子信息显示的主要应用,如速度计、里程表等。另外,在仪表板内和仪表板附近采用TFT-LCD车载导航仪的趋势也正在加快。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几年前就已开始采用2~3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将其用于提高性能和带来驾驶乐趣。
第二项战略是提升车载导航仪本身的功能,推出功能与智能手机相当的“独立型车载产品”。也就是让车载产品单独完成智能手机导航应用的优点——实时更新地图、通过追加应用扩展功能等。基本操作虽然无需智能手机的帮助,但播放智能手机中存储的音乐等内容时,需要使用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等网络连接功能。
利用云实现差异化
在HMI的强化方面,竞争的中心是触摸面板反应的优良性和识别性,以及方向盘内置的操作键(转向开关)的易用性、按照车内环境优化的音质等。考虑到今后采用语音、手势操作的时机也将日趋成熟,配置便于驾驶席操作的麦克风和摄像头也将成为重要的要素。
在云服务的扩充方面,则需要提供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言理解、信息检索、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在线存储器等功能。最终的目标是在互联网服务器中汇总与车辆和个人相关的信息,通过利用这些信息,实现为每位用户提供精确信息的服务。
如果能够实现这种精确服务,用户固定使用自身产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为通常一旦改换其他企业的产品,过去积累的数据就将无法使用。如替换传统的车载导航仪时,偏好的地点和音乐等内容必须重新输入。相反,如果继续购买相同企业的产品,此前的个人数据就能得到延续,从而保持使用环境的一致性。新时代的车载产品将把用户从如此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
话虽如此,把云服务与终端相结合吸引用户的战略其实是美国谷歌公司和美国苹果公司的看家本领。而且不少看法认为,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正式涉足汽车领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日本企业还拥有内置型导航仪等车载产品的高份额,但与谷歌联手的韩国和台湾企业以及苹果公司的产品很快就可能席卷该领域。因此,日本企业为避免此类事态正针对智能手机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联合。
汽车企业:通过网络连接汽车与智能手机
为了向没有配备附带通信功能的车载导航仪的汽车提供服务,如今出现了利用智能手机的趋势,在新兴市场国家,结合智能手机通过显示器音响实现导航功能的尝试也已经展开。反过来,车载产品在通过USB与智能手机连接后,可反向操作智能手机。但直接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车载导航仪还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智能手机的应用尚不稳定,导航时也可能失灵。这会造成驾驶员的慌乱。而且,如果在车载产品中显示与驾驶信息提示无关的应用,还有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造成事故的发生。
而传统式的车载导航仪也将进化为能够后续添加应用,可以连接多种终端的车载产品。日本丰田将主要面向原装车载导航仪配备率较高的日本和今后预计配备率即将增加的欧洲、美国积极发展此类产品。按照计划,相关产品将争取在2013年投放市场。
推进动车载面板技术升级
与软件相对,受此趋势影响的还有硬件,车载LCD必须在同样的空间内显示越来越多的信息。为满足车载产品对于宽视角、高对比度和超级低温性能的要求,市场目前正在评估各类TFT-LCD以及OLED面板技术。OLED技术是下一代显示技术,可提供更精细的分辨率(像素间距)、更迷人的外观、更好的电极结构能见度、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和优异的彩色图像、并从各个角度观看。此外,OLED显示器提供快速响应时间、在各种照明条件下的高亮度、低功耗和薄型设计。这种小分子无源矩阵显示器可以满足汽车环境要求,在亮度下降至原始亮度80%以前可以工作3万个小时,更重要的是OLED不含铅。
实际上,单色OLED显示器已经开始被用于美国生产的汽车之中,如大切诺基吉普车和雪佛兰Corvette等。
目前,智能手机型、混合型、独立型车载产品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车载产品企业都在按照有望成为主流的业界团体的标准开发产品、采用自主开发的标准的方式,推动车载产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