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金面宽松以及未来对降准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一季度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水平可能还会趋低,从而带来理财市场的新变化。
在一季度的产品中,超短期的产品几乎销声匿迹。统计显示,期限短于半个月的产品仅占总数的3.18%,年化最高收益率大部分低于4%的水平,表现不显眼。
短期理财集体“叫”低
记者在走访本地理财市场时发现,在通胀压力缓解的同时,被市民热捧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短期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明显,年化收益率达5%以上的产品鲜见。
据记者了解,年初前后的银行理财市场,很多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保持在5%以上。以年初某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一款“点贷成金714号理财计划”为例,该产品投资期限49天,年化收益率达到5.5%。而在今年2月底,该行发行的某款“代发客户专享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4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则降至4.9%。
近日,某国有银行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42天只有4%,91天达到4.55%,而180天的才只有4.5%。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以1个月以下的人民币债券类理财产品为例,1月份银行发行的该类产品的平均收年化益率为4.36%,而2月份该类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已经下降至4.06%,3月份至今该类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
不仅如此,更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跑不赢3.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中国银行发行的人民币7天自动滚续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只有2.40%;某银行发行的一款委托管理期限1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更是只有2.2%,而且该款产品为不保本收益浮动型。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之所以集体“叫”低,可能是一季度市场资金比较紧张,导致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飙升,因而也带动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高企,而随着近期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流动性,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回归正常水平,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回落。
投资中长期理财产品更划算
随着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了解越来越深,加之近年来银行,尤其是中资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把控较好,理财产品还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投资渠道。
市民程女士去年一直购买某股份制银行期限在三个月内的保本型短期理财产品,但现在她决定配置一款半年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4%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投资者普遍预测未来理财产品收益还可能进一步下滑,所以尽快锁定期限稍长一点的产品,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此外,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在收益日前后都会有几天“闲置期”,摊薄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因此如果不是随时用钱,一般来说投资中长期理财产品更划算。
一位银行理财师也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面是偏紧的,有降准的可能。而降准和降息都将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从而影响与之相关的理财产品收益。投资者可以适当考虑投资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提前锁定高收益。以免后期因降息、降准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降低,从而影响自己的收益。
另外,在中、长期理财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货币基金,其主要投向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包括政府公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本票、银行承兑汇票等,风险相对较小。它的特点是随时赎回,流动性好,而且按月分红。近几周来的7日年平均收益率都在5%左右浮动,有时比短期理财产品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