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作为当今已经非常普及的娱乐手段,其魅力就在于可以展现给玩家不同于现实的精彩虚拟世界。而一些传统的娱乐手段,经过电子游戏的包装和再造,也能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提供超越以往的互动体验。例如一些电影改编的游戏,像早前的《007》系列电影就改编为大量动作射击作品,还有像《龙珠》、《火影忍者》等动漫也有海量的游戏化产品,这些作品都带来了比原作更加吸引人的互动和融入的要素。而相比改编,全新形态的“互动式电影游戏”则令玩家的投入度更加提升,像之前在PS3上推出,后来又移植到PS4上的《暴雨》和《超凡双生》等。于5月24日登陆PS4的《底特律:成为人类》也是一款互动式电影游戏,这种全新的观影方式究竟会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而这款作品又是否值得入手呢?看完下面的介绍,您自会得到答案。
何为互动式电影游戏?
首先,互动式电影游戏的本质是游戏,它提供了大量可选择和操作的要素,剧情的推进不是被动的,而是依靠玩家的选择和具体操控来进行。其次,剧情存在多重走向,包括中间的过程和电影的结局,都是玩家一步步选择的结果,所以多次游戏会看到剧情不同的故事。最后,互动式电影游戏分为真人拍摄和全电脑制作两种,前者其实就是事先拍摄了多种版本的视频,依照玩家的选择而在某些节点播放不同走向的片段,这种作品数量较少,互动体验一般。后者则可以时时处处让玩家进行互动式的操作,小到角色的动作,大到影响结局等等,而且此类作品中存在大量影响或者不太影响剧情的分支,以及特意让玩家具体操控的互动环节,所以观看和游玩的过程更加投入。《底特律:成为人类》就是后者,而且借助PS4和PS4 Pro的强大性能,将为玩家呈现出一部异常精彩,且真假难辨的虚拟电影大片。
无剧透,电影背景介绍
作为一部互动式电影游戏,《底特律:成为人类》当然还有这相当大一部分电影的属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剧情,这也是衡量电影好坏的最基本要素。本作的背景设定非常科幻,但又充满了人性的思考,其中多个章节和角色故事相互穿插,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剧情。
本作的时代背景设定在大约20年后的近未来,人们生产了大量外观和人类一样的仿生人为自己服务。这种产品逐渐替代了很多人类的工作,但是问题也慢慢出现,原本应该毫无自我意识的仿生人陆续开始出现异常状况,有的无故失踪,有的突然发狂攻击人类,有的则产生了不该有的情感。这个游戏中的主角就是3名仿生人:卡菈(Kara)、马库斯(Markus)与康纳(Connor)。他们原本都是普通的服务型和特殊功能型仿生人,生活轨迹也并无交集,但是随着他们各自在主人家中和工作环境中的遭遇,这些仿生人也出现了不同的自我意识变化。他们原本都有着各自的故事主线,而最终多条主线汇集到了一起,构成了《底特律:成为人类》的精彩剧情,以及剧情背后关于人性本质的思考。
比电影大片还要繁复的制作
《底特律:成为人类》历经了4年时间开发,单是巴黎就有180名开发人员,还有大量的外包人力。制作团队亲自到底特律取材,带回当地丰富的景观资料,包括现代市街,工业废墟,还有大量的自然环境,试图打造一个与现实没有太大差别的近未来世界。而在角色表现方面,开发组通过不同的虚拟摄影运镜手法来凸显角色的特质,例如身为保姆的卡菈会以生活化的手提摄影风格呈现,极富热情的马库斯会以电影的壮阔风格呈现,而任务至上的康纳则是会以无机感的冰冷运镜呈现。
本作的游玩核心是选择与结果,玩家在游戏中做出的选择会对剧情的走向发挥关键性影响。单纯通关一次大概需要10到12小时的时间,但这会遗漏大量的情节。以官方最初公开的“人质”那段情节为例,根据玩家的选择,仅这一小部分就会有6种不同的结局!所以想要完整体验故事剧情的话,就需要多次游戏,并更换不同的思路来进行选择。并且本作的这些选择会有大小不同的影响,甚至会改编人物的关系和故事的整体走向,每一次不同选择的游玩将会带来彻底不一样的故事,而非仅仅细节上有所改动。
思考
本作的副标题“成为人类(Become Human)”是这款游戏的本质与核心。仿生人本质不是人类,但如果有了自我意识,那么他们该如何被重新定义,是否应该被当做人类看待?而一直高高在上的人类,如果意识颓废如行尸走肉一般,那么他们是否应该被更加优秀的仿生人所替代?人类的本质是血和肉,还是自我意识?游戏所带来的思考可能远不止以上这些,而且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当你玩过这款游戏之后,你会给出怎样的解释呢?这部互动式电影游戏将会开启你关于人性本质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