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业务资费降低是必然的趋势,即使电信运营商内部之间不打价格战,面对互联网企业竞争,手机QQ、微信、手机微博等网络通信方式的冲击之下,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总体也在萎缩。联通随意打虽是“自杀”,但是也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每月只缴纳三元,本地同网用户之间可以不受限制“随意打”,浙江联通的“狠招”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却在通信市场掀起一阵风浪。
今年3月20日,浙江联通率先开展“2G用户随意打”的活动,除预付费用户外,只需缴纳月费3元,本地拨打浙江联通2G和固话全部免费。而仅仅10天之后的3月31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就对浙江联通下命令,叫停随意打。要求自发文之日起,立即停止“浙江联通如意通网内包月资费套餐”的广告宣传和业务受理。并在2012年4月6日前,将“浙江联通如意通网内包月套餐”在网用户数据和善后处理措施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送浙江省通信管理局。
但是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并没有阻止“随意打”业务的发展,浙江联通总经理于英涛在微博上发表观点称:“我们确实收到了通管局的叫停通知,我们一直在与通管局汇报沟通,阐述我们遇到的竞争现状和推出网内包月套餐的原因”,同时也坚持认为:“随意打目前没有停,但我们随时准备停,只要友商无处不在的V网停!”
浙江联通之后,广西、湖南、湖北、兰州、太原等中国联通(微博)省市分公司纷纷跟进。联通随意打有向全国蔓延之势。然而此举涉嫌“违反网内网外差别定价的原则”,联通能否坚持下去尚且存疑。
“自杀式袭击”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通信网内网外差别定价问题的通知》,“对涉及固定本地电话(包括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移动电话等网内网外差别定价的资费方案,请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暂停受理,各电信企业集团公司暂停审批”。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保护弱势运营商的利益,防止一家独大。由于通信业务的规模效应,意味着网络越大、用户越多的电信运营商越有能力降低通话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加入,造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不过浙江联通随意打虽然违反了网内网外的差别定价原则,显然其意图并不是为了打击弱势电信运营商,相反,其本身即是弱势运营商。有数据显示,在浙江通信市场,移动市场占有率超过60%,电信接近30%,而浙江联通手用户份额仅为10%左右。
于英涛在微博中提到的V网,是指VPMN网,是专为集团客户建立专用的集团虚拟网,虚拟网内的用户可以实现相对便宜的包月语音服务。例如V网200优惠包,每位用户每月只需缴纳2元钱,即可在集团网内本地通话200分钟。缴纳5元则是500分钟,每分钟的通话资费降到了0.01元,也就是一分钱。中国移动(微博)依靠V网业务,占据了大量市场,有联通内部人士称,浙江当地移动“V网”除针对校园市场开发了“校园V网”、针对家庭用户开发了“家庭V网”等产品种类外,尤其针对公众用户开发了公众虚拟网(也被称为大V网),大大拓展了V网客户群,这也使得其V网客户规模远超竞争对手。
不过这种V网业务实际上也是一种网内往外的差别定价,所区别之处在于,其“网”的概念是指某家公司、学校或者家庭,而不是某个省市,覆盖的范围更小。而联通的随意打将其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引发了争议。
于英涛认为天下没有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所以只要中国移动的V网业务不停,联通的随意打也不停。他解释随意打是由于“面对竞争对手大面积的V网封锁,渠道双禁,收卡换卡,大幅度提升佣金导致产品包价格倒挂这种恶劣的环境”而导致的结果。
电信业资深观察人士付亮(微博)认为,浙江的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很高,公布的数据显示达到125%,每10个人就有12部手机。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浙江联通推出随意打业务这样的非常之举,实属无奈。有业内人士则将其视为“自杀式袭击”,是将竞争对手劫持为“人质”,同生共死。
此举虽是无奈之举,但是却显示出了联通的“精打细算”。单纯从语音业务角度看,此举可能确实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但是联通2G网络本身利用率并不高,通过随意打业务可以发展用户,但是并不会明显增加网络成本。同时获得了用户之后,还可以将这部分用户发展为3G用户,或者通过其他的增值服务获得更高的收入。
对于此举是否利好消费者,从直观的效果看,消费者的语音通话成本确实降低了,利好消费者。不过有专家认为这样的价格战是恶意市场竞争行为,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市场发展,会降低语音服务的质量,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众说纷坛,观点并不统一。
但是语音业务资费降低是必然的趋势,即使电信运营商内部之间不打价格战,在面对互联网企业竞争,手机QQ、微信、手机微博等网络通信方式的冲击之下,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总体也在萎缩。联通此举虽是“自杀”,但是也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数据业务走错方向
3G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用户的上网时长更长,上网行为更频繁,而且网上行为也更加多样化。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这孕育了更多的商机。单纯从无线上网业务看,三大电信运营商收入都在上升。即使是3G业务发展并不理想的中国移动,其2012年首季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1,484亿MB,比上年同期增长181.3%,而2011年其无线上网业务相对于2010年也处在快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数据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营收贡献比例一般,根据中国移动发布的2011年财报,其数据业务收入为1393亿元,占到总收入的26%。中国电信(微博)的综合信息服务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12.2%,中国联通移动非语音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27%左右。而这一比例可以更高。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微博)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发展数据业务上思路不对。“电信运营商会把互联网业务,理解为电信增值业务,即电信基础业务、核心业务之上的增值业务。互联网人认为,电信(语音业务)与互联网(数据业务)是两个平行行业(平行业务),因此需要两套不同的、平行的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
相对于语音业务,数据业务是电信运营商新的收入来源,未来也必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与其固守“网内网外不能差别定价”的原则,压制联通随意打业务,倒不如鼓励电信运营商在2G语音市场的进一步竞争。政府部门需要做的是对语音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管。而电信运营商则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放在3G数据业务等关键业务上,从而获得更加持久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