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审核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变革,能够看作是基金发行由核准制向报备制改变的主要一步。但关于基金公司来说,若不医好“范围饥渴症”和“政策依靠症”,“吐血拼首发”的顽疾短期内恐难治愈。
早在2007年,基金公司“拼首发,轻继续”就是个市场热议的话题。事先业内人士大多将缘由归结为发行批文稀缺,招致基金公司将少量资源倾斜于首发。但是,随着基金发行制度变革不时促进,批文的主要性已大大升高,但基金公司“重首发”的“缺点”仍未改变。
2010年和2011年,新基金成立数目辨别达153只和207只,年增速均超越30%,但均匀召募范围却继续缩水,新基金发行关于基金公司范围增加的边沿功效明显升高。相同,在市场环境不佳、亏本效应不再的状况下,发行新基金的本钱越发高企。
按常理来说,当批文不再稀缺时,新基金发行应在市场之手指引降落温。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两年惨痛阅历事先,基金公司发行热诚非但未减,反而无以复加,以至亏本也要保“首发”。
其面前的缘由之一是“范围饥渴症”。在大少数股东仍以范围考核基金公司治理层功绩的状况下,如何坚持范围已成“红线”。这样,在基金行业全体范围继续降落时,蛋糕做不大,只能在分蛋糕上动脑筋。而新基金发行是应用银行渠道“切他人蛋糕”的最佳机遇,这固然与银行客户经理“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基金出售形式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基金业的“范围饥渴症”在作祟。
另一个缘由生怕与基金公司的“政策依靠症”相关。既然监管层关闭了6个通道,若不把通道用足,仿佛就对不起政策。局部基金公司对政策的了解还停止在过来,疏忽了监管层期望借此指导基金公司依据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发行产品的初衷。
毫无疑问,基金发行制度的市场化变革是准确且必要的,但这两年市场演化的后果出乎业内人士意料。细想一番,也不希奇——固然发行批文不再稀奇,但行业准入牌照仍然稀缺,这就决议基金公司股东以范围求盈利的激动仍然具有;固然基金数目迫近千只,但仍未见小基金清盘,这阐明股东仍不足钱承当“袖珍基金”的生活本钱。
实践上,基金业远未像有些人所言属高度市场化行业,能够在薪酬等方面高度市场化,但仍有很多方面亟待抓紧控制,翻开空间。而关于基金公司而言,如何真正按市场法则办事,顺应监管政策的放开?答案很复杂——持有人利益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