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游网 > 说手游 > 手游业界 > 正文页

环保评论:治理污染需科技先行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发布:2012-03-27 14: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了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压缩型复合型的污染特点,使我国进入环境问题凸显期、污染事故纠纷高发期。环境科技要面向生产、消费第一线,面向环境问题高发区、环境污染重灾区,实现科研项目与科技需求无缝对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了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压缩型复合型的污染特点,使我国进入环境问题凸显期、污染事故纠纷高发期。环境科技要面向生产、消费第一线,面向环境问题高发区、环境污染重灾区,实现科研项目与科技需求无缝对接,致力解决科研与应用“两张皮”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了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压缩型复合型的污染特点,使我国进入环境问题凸显期、污染事故纠纷高发期。“十一五”以来,我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这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伟大举措,也是必由之路,环境科技担负着艰巨而繁重的使命。

    环境科技担负艰巨使命

    污染减排依靠环境科技。国内外环境污染防治的历程昭示我们,没有针对性强且经济适用的先进技术,治理投入事倍功半,甚至完全浪费。治理技术一旦解决,治理投入事半功倍,治理工作迅速推进。先有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突破,才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兴起。随着煤炭洗选技术、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成功研发和完善,火电厂除尘脱硫设施建设才能全面推进,人们才能告别黑烟、黄烟。总之,污染物的防治,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监测技术的深化,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降低,都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的。

    “两型”社会建设亟需环境科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对“两型”社会建设作过通俗的诠释:“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了GDP。而科学发展就是要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叫资源节约,后者叫环境友好,加起来就是又快又好”。比如生产1度电耗标准煤从440克到280克,1吨水泥耗标准煤从168公斤到75公斤等,无论是单位产品或单位GDP资源消耗的减少,还是排放强度的降低,都依赖包括环境科技在内的科技创新。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战略。人类从刀耕火种到信息化,经过了无数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纵观国内外调结构转方式的历程,以市场为手段,具有残酷性;以行政为手段,被迫性与随意性并存,难免留下一些后遗症;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具有建设性和经济性。科技创新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动力。人类经过若干年代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资源出现短缺,环境承载力减弱。加强环境科技,发展环保产业,就是为调结构转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和先进装备,以走出一条低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环境科技。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都是发展不足引起的发展不当的后果。环境问题不管是解决了的还是正在解决的都要依赖环境科技的进步。全球八大环境公害的消除,都是通过科技进步来实现的。当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诸多方法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取缔关停污染企业、淘汰退出落后产能等,但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有污染的产业全都退出。我们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治理污染、减少污染,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科技需要新突破

    当前,环境科技与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环境科技投入与环境治理投入不相协调。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环境科技的投入逐步加大,取得了不少的新成果、新进步。但也应看到,我们在环境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修复技术,花钱买不来。如果我们在环境科技上没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就难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解决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新时期,在环境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各科研机构应该给环境科技更多的关注。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中长期环境科技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科研装备、政策法规等方面优先安排,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环境科技。

    认真探索和把握环境科技发展规律,加强对环境科技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引领,保证环境科技健康快速发展。环境科技的发展如同环境保护工作,属于典型的法规驱动型、政策主导型科技。“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和脱硫电价的实施,推动了脱硫技术、化学需氧量减排技术的应用和大量新工艺、新技术的催生。随着“十二五”期间氨氮、氮氧化物两项新增的约束性指标的实施,以及铅锌冶炼、制浆造纸等行业排放标准的提升,必将刺激环境科技市场需求和推动环境科技的发展进步。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环境科技的发展要以环境标准来引领,以环境经济政策为动力,以环境法治作保障。充分发挥环境标准这个执法尺度的引领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制定发布既具有前瞻性又循序渐进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健全环境标准体系,使各行业各领域有标准可依。逐步建立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同时,抓好现有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顽疾,切实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引导环境科技潜在市场转变为有效的现实市场。

    环境科技要立足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的主战场。环境科技要面向生产、消费第一线,面向环境问题高发区、环境污染重灾区,实现科研项目与科技需求无缝对接,致力解决科研与应用“两张皮”问题。污染源有点有面,环境科研首要任务是减少污染、消除污染,要重视点上污染源的解决,然后以点促面。改变环境科研中重软课题研究轻硬技术研究,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的倾向,实现管理型科研向治理型科研的转变,改变环境技术、环保设施建设低层次循环的现状,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充分开发利用科技资源,既要重视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又要重视环境科技存量的释放,加快优秀环境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转化、产业化发展,加大环保最佳经济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力度,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治污生产力。

    环境科技是国家和民族的科技。环境保护涉及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也涉及到任何群体和个体,环境科技需求量大面广,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力量的重要体现。要开阔视野,放眼全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做好先进环境科技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工作。要打破习惯依靠环境科研院所的局限性,形成环境科技的“大合唱”,着力引导、积极组织,调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优质科技资源,关注环境科技,投身环境科技。要改变依靠科技管理部门推进环境科技的单一性,形成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的大格局,动员社会各行各业和每个公民,关心支持环境科技和消费环保产品,形成风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