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媒体视野下,深度报道成为传统媒体坚守和拓展的重要阵地,深度报道记者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也需要不同于普通记者的人文素养、专业训练,更需要机制和技术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深度报道;能力;创意;技术
新媒体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空间,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报道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现场直播,所以催生了“公民新闻运动”。喻国明教授认为,在媒体动态性的新闻中70%以上都是由公民或者个人用新形式来发布的,而真正专业媒体所占的份额已经退至30%以下。[1]新华社报道央视大火,比天涯网友晚了1小时40分钟!
“公民新闻运动”的报道者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而深度报道则永远是留给专业人士,留给社会化、组织化的传媒的,这也是传统媒体的“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最后阵地”。
一、传统媒体的“最后阵地”
在新媒体的挤压下,传统媒体的角色和使命也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来决定老百姓知道什么,现在我们和老百姓一样,有时甚至许多网民比我们知道得还早。
过去强调媒体的功能是耳目喉舌,现在看来,媒体代言者的角色在下降,平衡者的角色在上升。
当然,这是我们传统媒体应该承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们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尽管一家传统媒体不可能有成千上万名记者,不可能在每一个事发现场都布置记者,社会成员才是事件的第一见证人,在这方面我们无法跟他们抗衡,但很多事件,需要很高很强的专业调查,需要长期培训形成的专业素养,这些领域里传统媒体仍然有自己的阵地。组织化的运作,是个人无法替代的,传统媒体创造更多的组织模式去组织未来的工作,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和使命。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也窥见了“网络暴力”的力量。在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却大量存在。[2]
这些促使人们思考,网民的意见真的全部代表了舆论的意见?有多少舆论被网络“绑架”的事件发生?传统媒体用什么来引导舆论新格局,来纾解长期以来的社会矛盾?
这是作为“社会守望者”的媒体新的使命和内涵,要力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不能让社会形成“绝望阶层”。
二、深度报道需要“特殊能力”
深度报道往往体现为媒体与相关部门的博弈。在许多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记者经常要与时间赛跑、与公关赛跑、与禁令赛跑。
很多报社都在探索深度报道记者的考核机制,给能力更强的记者以较高的报酬。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山西疫苗乱象调查》,其记者王克勤仅调查就做了半年之久,这也需要有较高的收入保证,这在全国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记者,半年只要完成8条稿件,就可以拿到记者中等以上的收入,月收入1万多元。
广州日报提倡深度报道记者要具备6种能力:判断能力、突破能力、对话能力、逻辑能力、文字能力、编辑能力。
进行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对中国社会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新闻事件能够进行价值判断;能够无限接近采访对象,能够突破采访中的重重障碍;能够与不同的采访对象深入对话;当然,还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文字能力和编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