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文化的鬼魅和神奇,在威宁延绵数千年的高原文明文化的细部肌理里慢慢流淌。就像乌江源那最初的一汪清水,带着单纯、简单的透明,带着山的气度、水的灵气,带着乌蒙文化的神奇,走向江河,奔流到更大的世界。这片土地孕育的璀璨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高原文明,丰盈了乌蒙文化的古老和神奇。
威宁,地处贵州地理的边界,数千年以来,滇黔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独特的中水古文化圈和鸡公山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威宁文化的历史内涵。作为彝族水东文化的腹地,和滇黔文化的交往和互动,使得威宁彝族文化在相对纯粹的本地文化里静默地延绵了彝族内部文化的张力,产生了彝族文化天地哲学体系的认知和“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历史记录体系和丰富多样的文化细部、肌理和故事,这些都犹存在珍贵的羊皮档案和海量的彝族文献典籍里。
保存文化的深邃和美丽,威宁文化已经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走向城市现代文明,走向更大世界的体验,丰富了威宁文化传统和现代交往的互动之美。极具仪式感和民族信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戴上诡异的面具下,在观者永远看不到表情的场景下鲜活地跃动。不管观者如何猜想,也无法猜想“撮泰吉”的深邃含义。她一如既往地走出家乡,走向市场,走向一种他们更加期待的或者未知的生活方式。尽管现代文明已经对这个遥远的集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那些深入骨髓里的仪式一定还留存祖祖辈辈的生命信息和生活方式里,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和语境里,重唤生命的愿望。
威宁文化和旅游的双向互动,一方面表达了一种现代游客寻找的诉求,更是一种“来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这种互动,且不断地强化了威宁的文化传播和影响力。
来草海看落日,观鸟,是威宁的文化形态,更是她的生活形态。旅游的真实性在于寻找那些真实的文化细节、故事,和与人互动时产生的感情交流和重归的诉求。文化是一条流淌的河,奔流到大海,奔流到山乡,村落文化的肌理和故事,随着广大进入“百鸟之城阳光威宁”的游客进入而扩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对传统、古老文化、与过去交往的追忆中,我们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之旅”
文化发现:考古视野下的中水古文化圈
午间,站在威宁自治县宽广地域上,高原上阳光明媚,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乌蒙山脉从这里延绵而去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耸立在云贵高原东端,成了太平洋季风与印度洋暖流的交汇区。
乌蒙山脉核心区从镇雄经威宁到宣威一带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东有乌江上游六冲河和三岔河,东南有北盘江上游及其支流,南有南盘江上游,西有顺乌蒙山西缘峡谷流经昭通境内注入金沙江的牛栏江,北有流入长江的白水河和横江,东北则为赤水河上游。
如此奇特的地理景观和河流分布,造成在各个小区域生活的人类群体会顺着河流走向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相互独立的小文化圈。
西距赫章可乐不到100公里的威宁中水,一个被乌蒙山脉紧紧包围的水源充足的小小盆地,在3000多年前,催生和养育了山地稻作农耕部落,中水遗址群各遗址的先后顺序确定为:鸡公山吴家大坪营盘山红营盘银子坛墓地。这一文化序列,基本上反映了黔西北滇东北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发展过程。在中水鸡公山遗址,发现了数百件器型完整或可修复的陶器,这在贵州古遗址的发掘中绝无仅有。陶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造型独特,组合关系固定,为其它考古学文化遗存所未见,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根据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这个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被命名为“鸡公山文化”。这是贵州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中首次命名一种考古学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学术意义。威宁中水鸡公山考古发现荣获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地处黔西北的威宁中水,是贵州最西的一个小镇,与云南昭通接壤。这里有大量夜郎甚至更早时期遗存的分布。2004年和2005年的两次考古发掘中,考古者在这里发现一种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逐渐拉开序幕。
从村民挖出的大量陶器和磨制石器着手,考古专家在花桥村后的鸡公梁子发现新石器晚期遗址一处,面积500平方米左右,与大河湾遗址的文化内涵相同。从西到鸡冠梁子,北到引水沟,东到水果站西南侧的冲沟坡地,南到大河湾冲沟动侧的坡地一带,考古人员钻探探沟两处,发现此处密布战国秦汉时期古人类墓葬,是一处既有遗址也有墓葬的重要古文化遗址,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时代为战国秦汉时期或更早。
大河湾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是贵州高原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考古人员此次试掘的三个土坑中都有大量稻谷出土,其数量之大,分布之广,在我省考古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专家称,这不仅为探讨贵州高原的古代稻作文明起源提供了最早的实物标本,而且为整个中国南方古代稻作文化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遗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探讨夜郎文化的源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考察云南昭通出土文物以及中水附近地带文化遗址发现,在威宁的观风海至中水以及云南昭通、鲁甸一带存在着一种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的古文化圈。作为文化圈的中心,中水考古将带动这一文化圈考古的鼎盛时代,对它们的共同探讨和分析,也将推动我省夜郎考古的重要时期的到来,为恢复夜郎古国的面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鸡公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贵州商周时期考古的空白,考古发现将成为拨开夜郎国千年迷雾的突破口。从鸡公山时代下延约1000年,历史进入文献记载中的夜郎时期。在距今3000多年到2000年的过去时光里,中水先后出现了以鸡公山遗址、红营盘墓地和银子坛墓地为代表的三种面貌不尽一致的文化类型。粗略估计,鸡公山时代存在于距今3000年左右,为中原纪年的商周之际,这个时期,云贵高原可能刚刚步入青铜时代。红营盘时代的居民大约生活于公元前600至400年的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银子坛时代的居民生活于前400年至公元前后的战国中期至东汉初年,这个时段刚好可以和文献记载中的夜郎对应。
由于夜郎国大部分疆域在今贵州省境内,夜郎考古自然成为贵州考古界的一个亮点,逝去的夜郎古国在今人的视野中也只能说是“初见端倪”,中水古文化圈的发现带来我省夜郎考古的一个重要时期。
文化叙事: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创新发展
离威宁县城140多公里的石门坎,是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的文化花朵。温暖的阳光照耀石门坎的大地上,在山野间,英国传教士伯格里百年前修建的乡村游泳池又一次迎来外界各界人士的造访。
“这里不仅是石门坎人在绝地享受先进生活方式的空间,也曾经为当地苗族同胞举办过盛大的节日。”导游的声音从话筒里穿透到石门坎的上方,我们顿然回到当下的生活世界,古老文化和现实时空在那一刻奇妙地交汇。
时空转化百年,当年融入石门坎日常生活世界的灵修室、工字房、石头房、足球场已经成为文化的碎片,像这个在山窝窝里多少显得华丽的游泳池,内外杂草丛生、土墙兀立着,等待来自海内外的旅客前来拜访。
20世纪初,随着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的到来,石门坎迅速成为“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在西方人眼中拥有“文化圣地”、“海外天国”等美誉。国内外大海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为“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的有力佐证: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创办了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兴建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中国第一个倡导和实践双语教学的学校;中国近代开男女同校先河的学校;贵州足球的摇篮;发育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最大的基础教育网络,管辖川滇黔地区100余所学校和机构;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和报告地氟病的地点;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和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等等。
百年前传教士伯格里在石门坎的所推动文化交融与互动,使偏远的石门坎进入全球视野,成为中国苗族文化和西方、汉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节点。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发现,是当下文化传播的样式,过去的文化线索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路标。如威宁中水古文化圈、石门坎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撮泰吉古傩戏、乌江北源风光等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集合复合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等特征,与草海观鸟县城旅游中心互动发展,成为“多彩贵州”旅游深度游、价值游的一处胜地。
“冬春看鸟,夏看花,秋天尝鱼虾。”草海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声名远播,游客源源不断。尤其是冬季黑颈鹤迁徙到草海之际,这里成为众多摄友和观光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威宁自治县日照强时间长,低纬度、高海拔,使这里的光能和风能为全省之冠,草海之滨的威宁县城因年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于2008年1月28日被贵州气象学会授予高原“阳光城”称号。阳光城少有炙热干燥,打”气候牌“成为威宁的一大举措。威宁处于平均海拔2200米的云贵高原台地。每到夏天,绿阴如水,天气清凉,当其他地方的人鸣蝉一样喊热的时候,威宁人甚至还要穿外衣。威宁因此把“湿地避暑胜地”作为品牌来推介。
威宁自治县投资4000多万元的县城“穿衣戴帽”工程正在把县城风貌转变为一个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城镇风貌,“整脏治乱”是抓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威宁正在积极筹划围绕着石门坎这个文化牌做点文章,建立石门坎学术高端研究平台,实现威宁文化高端平台的传播,拟以石门坎的国际、国内带动效应,以草海自然生态、观鸟胜地互动,打造“百鸟之城阳光威宁”的高原湿地生态旅游新城的旅游文化品牌。
为了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威宁重点规划建设威宁乌撒古城、乌撒公园、乌撒文化广场、威宁民族风情园和威宁民俗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完善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和服务功能,加快体育馆建设,筹建威宁数字影院等。同时,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工程,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村有文化小广场、综合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家园、农民阅报栏,城市社区有文化中心。
威宁县委、政府着力挖掘旅游文化资源,通过“马铃薯文化节”、“草海国际观鸟节”和“百鸟之都、阳光威宁”全国摄影大赛等平台,系统开发各类旅游文化产品,不断满足游客需求。
威宁的“崛起行动计划纲要”里,把发展旅游称为“品牌行动计划”,以“打造避暑胜地,生态阳光之都”为品牌,带动“草海治理、生态修复、城镇建设、旅游发展”等,以草海保护与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城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带动,把威宁推向世界,让世界走向威宁。
文化自觉:精神动力走向跨越式发展
威宁县丰富的生态资源、地缘文化,被当地政府一一整合,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符号被拾掇,各种产业逐步聚合,走向和现代旅游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
随着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立,威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治山治水”运动。
通过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还原绿水青山;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营造经果林,种植中药材,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通过取缔土法炼锌、土法炼焦、土法炼铁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让薄雾浓烟成为历史。2008年,威宁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3.8%恢复到近35%,林灌草覆盖率超过了43%。
生态环境的修复,特色产业的培育,使今天的威宁再现了秀美的高原风光。春天,大面积的梨花、苹果花开满了原野和村庄,花样风光成了贵州高原的一道亮丽景观。夏天,洋芋花、荞麦花尽情开放,白色、粉红色装扮的威宁呈现出梦境般的美丽。秋天,果香满园,绿肥和牧草覆盖着田畴,金色的收获中孕育了春的希望。冬天,黑颈鹤等候鸟栖息过冬,这里成了“鸟的天堂”。
好的生态环境提供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进入有了目的地的基础性条件,产业多元发展为旅欧市场提供天然的生态食品,均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们坚持把活跃旅游经济作为转型跨越的丰富内涵,使第三产业发展活起来。威宁的旅游业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完全可以脱颖而出,远远走在其他产业发展的前列。”威宁自治县县委书记杨兴友说。他表示要力争把威宁打造成“没来过的想来、来过了的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全国高原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城市。
为此,威宁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治老城片区和三个入城口风貌,打造凤山森林公园景区,改造凤山寺、玉皇阁等,在“五古”建设中,积极挖掘提炼老城区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同时,在新城区以乌撒广场为中心,以威双大道及延伸段和广聚东路至广聚西路两条主干道为两翼,草海商贸城、中央步行街、国际购物中心、火车站广场、国际养生基地、职业学院、乌撒古镇、草海银龙幸福小镇、草海泰丰农业科技观光园、招商局物流培训中心、百年隆酒店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阳光100酒店、飞龙阳光大酒店、国际养生基地大酒店建设步伐,形成功能较为完善、形式较为丰富的核心景观集群,确保2012年全省旅发大会分会和2013年全区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
为了有序拓展威宁旅游空间,威宁倾力打造景点景区硬件建设。加快草海龙头旅游景点建设,草海管理区以北岸为重点,建设西海码头、江家湾码头、白家嘴码头和北岸环海慢行观光道,构建草海旅游基础框架;建设石门坎文化景区、百草坪运动休闲景区和板底民族风情景区门景及接待设施、牛棚子土目庄园、雪山法地石林等景区,加大旅游服务软件建设。
据统计,2011年,威宁自治县旅游收入明显增加,预计实现旅游接待人数184万人次,同比增长22.67%;实现旅游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67.89%。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持续升温。
财政收入明显增加,2011年,威宁自治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60.4%;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74.1%;财政收入增幅超过生产总值增幅,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4040元以上,同比增加208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4000元以上,同比增加1000元以上。
威宁,在古老文明和现代发展中寻找文化的价值和归宿,以文化再发现开启的文化自信,走向新时期;以文化自觉作为精神动力,引领走向跨越式发展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草海之夏
南方最大马铃薯基地
锦绣乌蒙
灼圃牧场的春天
丰收喜悦
县城新貌美如画